远赴中原对中原武术文化进行调查
发表于:2022-11-28 23:38:00

【中原武术文化】底蕴深厚的中原武术文化 

河南地处中原,这里交通便利,民风淳朴,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自古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说。悠悠的历史长河中,古老的文明在这里交汇、发展和延续,优秀的传统武术文化也随着历史的脉搏一起跳动,不断丰富着中原文化的内涵。我国被公认的八大古都有四个座落在河南,古都独特的地域武术文化多姿多彩,涉及到社会的各个层面。

我们以历史学和文化学为视角,构成古都武术文化特征的主要有“宫廷武术”、“军事武术”、“都市武术”等,国都重地这种独特的地位,使其在文化发展上发挥了特殊的作用,成为当时政治文化和各色势力交汇中心。各大古都毫不例外地汲取了民间和外部武术文化的营养。

一、古老的安阳殷都武术文化
安阳殷都被称为中华第一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和世界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大方鼎”就出土在这里,从殷墟甲骨文“戈”演化出来我国古汉语文字“国”,就是以古兵器“戈”守卫在四周城墙内的表意字,突出体现了中国古都的习武记录和当时的军事堡垒作用。

甲骨文“车”是四轮的,逐渐过度到两轮、一轮,近而到今天的“车”,也能看出当时武术在军中的地位和作用。此外,殷墟出土的兵器还有刀、钺、斧、戚、簇、弓形器等,说明殷人使用兵器之广泛,使我们能更清晰地了解早期的武术文化形态和尚武精神。殷墟卜辞中有“新射”“痒射三百”和“登射三百”。“新射”就是对未经训练的“新手”教授射艺,“痒”就是习射的学校。“丁酉卜;其呼以多方小子小臣其教戒”(郭沫若《殷契粹编》),甲骨文象形字“戒”,为一人双手执戈戒备待敌之意,故殷代“教戒”意为传授武艺之事。

安阳不仅是创造殷商武术文化的沃土,又是历史上的曹魏、后赵、冉魏、前燕、北齐时期的邺都所在地,安阳又名邺下,公元204年(建安九年)曹操攻破邺城后,整修武备,操练士卒,大批武勇之士汇集邺城,“建安武风”盛极一时。邺都武术文化是多民族文化交相融合的结果,闪耀着整个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光辉。

二、古都洛阳习武之风盛行
位于黄河支流洛水之畔的古都洛阳,自东周始,历经东汉、曹巍(魏文帝)、西晋、北魏、后梁、后唐七朝在此立都,隋炀帝与唐时武则天也曾迁都于此,故又有“九朝古都”之称,春秋时期的“士”一般为武士,春秋时期的学校教育一般都是武士教育。“春秋五霸”“战国七雄”,都是英雄横扫千军、壮士驰骋疆场,谱写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赞歌。

经学盛行的东汉时代,武术活动在民间和京都也十分活跃。汉武帝于元封“三年春,作角抵戏,三百里内皆观”(《汉书·武帝纪》)。《隋书·帝》:“角抵大戏于端门街,天下奇技异艺毕集。”这些盛大的角抵活动,将武术与百戏推向了高潮。在洛阳考古出土的汉砖碑志中,就形象真实地记录了东汉时代洛阳的武术文化盛况。唐代裴舞剑、李白诗歌、张旭草书被誉为“唐代三绝”,可见武术活动在盛唐文化中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和地位。

三、东京汴梁的武术文化兴起

黄河之滨豫东平原的七朝古都开封,最早为战国时期魏国的都城,又历经五代的后梁、后汉、后周于此建都,北宋京都也建于开封,文韬武略的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就是一位精通武艺、骑马善射的皇帝。

宋人张择端的一幅内容丰富、千姿白态、流传至今的《清明上河图》,真实反映出北宋当时的繁华景象,为我们提供了北宋时期古都开封习武活动的一个缩影;孟元老的一部《东京梦华录》为我们揭示了北宋古都盛行的习武之风和精妙的武术技艺。

汴京军中武艺丰富多样,既有习练形式的“对舞”,又有真刀真枪的实战演习,“选诸军勇士数百人,教以剑舞,皆能掷剑与空中,跃其身左右承之”(《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十)。

北宋东京的仕族子弟,好胜争强,常在一起习武打斗,薛惟吉“少有勇力,形质魁岸,与京师少年追逐,角抵蹴鞠,纵酒不谨”(《宋史·薛居正传》)。司马光《论上元令妇女相扑状》载:“圣驾御宣德门,召诸色艺人,令各进技艺,赐与银绢,内有妇人相扑。”

这种妇女参加的相扑活动到南宋临安还在都市流行。北宋京师中仍有传统的“手搏”表演活动,而且,这种活动带有明显的竞赛性质,这些武事活动促进了南宋京师的民间都市武术的繁荣和发展。

四、古都新貌郑州的武术演义

3600年前已巍然矗立在中原大地的郑州古商都,2004年被确认为中国第八大古都。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中原大地自古就是华夏文明的中心。郑州位于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中心地带,曾经书写了中国历史的早期辉煌。

以商都为代表的郑州地区还发现了西山、新砦、古城寨、大师姑等一批古代城址,春秋战国的临国虢国、郑国、韩国等诸侯也曾先后定都于此,这些都表明郑州所在地域存在一个古都群,进一步确立了郑州在中国古都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古都的武术文化也随着古都的建立而初具雏形。多年以来,先后勘察和发掘出大量生产和使用的铁质工具、兵器。在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上出土的骨器物有:骨针、骨锥、骨箭等,具有独具一格的文化风貌。这些都证明了我国仰韶文化以前新石器时代就已有军事武术活动。

到了近代,随着中原武术文化的兴起,有着地域特色的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散手邀请赛以及“省港杯”散手擂台赛等都多次在郑州举行,2006年还在郑州举行了“世界传统武术节”,这些赛事都说明了郑州的地域优势,奠定了郑州在武术文化方面的重要地位。

五、结论与建议

“武术搭台,经济唱戏”,以武术为特色的各种民间和政府的赛事活动近年来不断举行,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少林寺旅游经济的强劲发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安阳殷墟“申遗”成功,是河南的光荣。以安阳为圆心,向外辐射的旅游点有红旗渠、袁林、岳飞庙等,加强对周边武术文化的挖掘与整理,有利于丰富旅游文化的内涵。

古都武术文化的整理与探讨有利于现在正在推行的“郑—汴—洛”一体化进程。丰富的武术资源对城市社区健身和民间武术的繁荣与发展将带来深远的影响,同时为学校体育课程的特色教育提供了优越的可选条件。


版权所有-武术推广中心
中国最具权威的武术认证官网-中国武术认证中心官网
提供级位查询,教练员查询等武术相关证书认证服务。